50年代參加建立我國光學玻璃研究基地,系統研究稀土玻璃的成分與性質,發明稀土光學玻璃新品種,獲國家科委發明獎和中科院優秀獎。 60年代初研究成功高功率紅外連續固體激光器,是我國激光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。 70年代在激光遠距離打靶和激光靶材破壞機理研究中,取得重要成果。 80年代建立第一個激光光譜學開放實驗室,在非線性光譜學和光敏治癌機理研究中,取得多項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,獲得國家、中國科學院和軍隊科技進步獎。創建我國第一個激光生命科學實驗室和光孤子實驗室,在若干前沿領域中取得創造性成果。 近年來在廣東建成了激光與光電子產學研三結合得高新技術基地,科研成果卓著,多次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獎。 先后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400多篇、專著三部。培養研究生65名、博士生30名、博士后11名。 劉頌豪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、合肥分院院長、華南師范大學校長,全國政協委員。現為中國科協全國委員、廣東省科協副主席、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。1995年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(Fellow),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。 中國科學院院士;教授;博士生導師;華南師范大學A崗教師;中國科協全國委員;廣東省科協副主席;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;美國光學學會會士(Fellow)。歷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,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、所長,中科院合肥分院副院長,華南師范大學校長,華南量子電子學研究所所長。1958年研制成功稀土光學玻璃。是我國激光研究的開拓者之一,曾首先研制成功氟化鈣摻U3+和DY2+紅外激光器。近年來從事分子束光譜和激光生物分子光譜等方面的研究。 劉頌豪教授是我國著名光學和激光專家,首批博士生導師,中國科學院院士。1951年起,先后在中國科學院長春、上海和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從事光學和激光研究。50年代初參加建立中國光學玻璃研制基地,系統研究稀土玻璃成份與性質的關系,發明了稀土光學玻璃新品種,獲國家科委發明獎和中科院優秀獎。60年代初70年代研究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,發現受激克爾散射效應,對激光武器研究提出了重要發展方向,研究了激光對靶材和光電元件的相互作用效應,為國防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參數和寶貴資料,獲國防科委重大科研成果獎。80年代初創建我國第一個激光光譜開放實驗室,率先建立超聲分子束激光光譜學實驗方法并與交叉分子束、半導體激光探測光譜技術結合,用于化學反應動力學和基礎物理研究。 年逾古稀的劉頌豪院士,身體硬朗,精神矍鑠。他說,科學是無國界的,但科學家有祖國?茖W使人類進步,使社會發展,科學也能使國富民強。歷史一次次證明,落后了“就要挨打”的道理,所以,科學是強國救國的有力武器。 劉頌豪院士向記者講述了他小時候的親身經歷。1937年,廣州淪陷時期,一次他隨祖父回鄉過“卡子”的時候,見到日本鬼子粗暴地對中國人搜身,強迫他們鞠躬的情景,少年的他,就立下宏愿:“奮發向上,獻身科學,為祖國的富強,為中國人爭一口氣”。 從此,“用科學減輕人們生存的苦難,用心血成就祖國的前程”成為劉頌豪院士維系一生的信念。這個信念使他邁進了科學的門檻,在神秘莫測、妙趣橫生的光學世界里,他不知疲倦地進行科學研究,使其應用,為我國國防、醫學、農業、通信等領域做出了貢獻。 |
|手機版|搜索|焦點光學|光電工程師社區
( 鄂ICP備17021725號-1 鄂網安備42011102000821號 )
Copyright 2015 光電工程師社區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申明:本站為非盈利性公益個人網站,已關閉注冊功能,本站所有內容均為網絡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如您對某些內容有質疑或不快,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!
© 2001-2022 光電工程師社區 網站備案號:鄂ICP備17021725號 網站公安備案號:鄂42011102000821號 Powered by Discuz! X3.2
GMT+8, 2025-7-1 17:42